🧠 并发编程简介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并发编程是提升程序性能的关键技术。通过合理利用多核CPU和I/O操作,可以显著优化程序的执行效率。Python 提供了多种实现并发的手段,包括:
- 📌 多线程(Threading):适合I/O密集型任务,如网络请求或文件读写
- 📌 多进程(Multiprocessing):适用于CPU密集型任务,可充分利用多核
- 📌 异步编程(Asyncio):通过事件循环实现非阻塞I/O操作
- 📌 并发模型(Concurrent.futures):简化线程/进程池的使用
📚 想深入了解多线程实现?点击 多线程教程 查看详细说明
🧩 核心概念解析
🌐 线程与进程的区别
特性 | 线程 | 进程 |
---|---|---|
资源开销 | 低 | 高 |
通信效率 | 高(共享内存) | 低(需IPC) |
上下文切换 | 快 | 慢 |
📈 并发 vs 并行
- 🔄 并发:单核CPU下通过任务切换实现"同时"执行
- 🔄 并行:多核CPU下真正同时执行多个任务
📌 了解更详细的并发模型对比?查看 并发模型详解
📌 实践示例
🧪 多线程实现
import threading
def worker():
print("线程运行中...")
threads = [threading.Thread(target=worker) for _ in range(5)]
for t in threads:
t.start()
🧪 异步编程示例
import asyncio
async def count(name, n):
print(f"{name} 正在计数...")
for i in range(1, n+1):
print(i)
print(f"{name} 完成计数")
async def main():
await asyncio.gather(count("A", 3), count("B", 5))
asyncio.run(main())
🎨 有关线程的可视化示例:
⚠️ 注意事项
- ⚠️ GIL限制:Python的全局解释器锁会影响多线程的并行性能
- ⚠️ 死锁风险:多线程编程需注意锁的获取顺序
- ⚠️ 资源竞争:共享资源访问需使用锁或原子操作
- ⚠️ 异步 vs 多线程:选择合适的技术取决于具体场景
🎨 关于异步编程的示意图:
🌐 扩展学习
- 📚 Python并发编程进阶
- 📚 并发编程在Web开发中的应用
- 📚 性能优化技巧
🎨 有关并发模型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