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提供了多种实现并发的机制,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开发需求。以下是主流并发模型的介绍:

1. 多线程(Threading)🧵

  • 特点:通过 threading 模块实现,适合 I/O 密集型任务(如网络请求、文件读写)
  • 优势:线程间共享内存,切换成本低
  • 注意事项:CPython 的全局解释器锁(GIL)限制了多线程的 CPU 密集型并行能力
Python threading

2. 多进程(Multiprocessing)📦

  • 特点:使用 multiprocessing 模块,利用多核 CPU 实现真正的并行计算
  • 优势:突破 GIL 限制,适合 CPU 密集型任务
  • 示例:可结合 ProcessPoolExecutor 实现并行任务调度
Python multiprocessing

3. 异步编程(AsyncIO)⚡

  • 特点:基于 asyncio 库实现事件循环,适合高并发 I/O 操作
  • 核心概念async/await 关键字、协程(Coroutines)、异步任务(Tasks)
  • 优势:单线程即可处理大量并发请求,资源占用更少
Python asyncio

4. 并发模型对比 📊

模型 适用场景 是否并行 开发复杂度
多线程 I/O 密集型
多进程 CPU 密集型
异步编程 高并发网络服务

扩展学习 📚

想深入了解 Python 的并发实践?可以查看 Python 并发编程实战教程 获取更多案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