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旨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

个人信息保护法主要内容

  1. 适用范围:该法适用于在我国境内处理个人信息的活动,包括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2. 个人信息定义: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通信记录、位置信息、健康信息、财务信息等。
  3. 个人信息处理原则
    • 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超出处理目的、范围和期限。
    • 最小化原则: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所必需的范围和限度。
    • 明确告知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向个人明确告知其处理个人信息的种类、目的、方式、范围、期限等信息。
    • 安全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损毁、篡改等。
  4. 个人权利
    • 知情权:个人有权了解其个人信息被处理的情况。
    • 访问权:个人有权访问其个人信息。
    • 更正权:个人有权要求更正其不准确或不完整的个人信息。
    • 删除权:个人有权要求删除其个人信息。
    • 异议权:个人有权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提出异议。

图片展示

个人信息保护法

更多信息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内容,请访问个人信息保护法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