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隐私保护法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个人隐私保护法》旨在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

核心内容

  1. 个人信息定义: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通信记录、健康信息、财务信息等。

  2. 个人信息处理原则

    • 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处理个人信息。
    • 最小化原则: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所必需的范围和限度。
    • 明确告知原则:处理个人信息前,应当明确告知个人处理的目的、方式、范围等。
  3. 个人信息主体权利

    • 知情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了解其个人信息被处理的情况。
    • 访问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访问其个人信息。
    • 更正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更正其不准确或不完整的个人信息。
    • 删除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删除其个人信息。
    • 限制处理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限制其个人信息的处理。
  4. 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

    • 安全保护义务: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 通知义务: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及时通知个人信息主体其个人信息被泄露、篡改、损毁等情况。
    • 协助义务: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协助个人信息主体行使权利。

扩展阅读

了解更多关于个人隐私保护法的信息,请访问《个人隐私保护法》全文

Privacy Prot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