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中的核心任务之一,旨在识别图像中的物体并定位其位置。以下是其核心算法原理及关键技术:
1. 基础概念
目标检测通常包含两个关键步骤:
- 分类:判断物体类别(如人、车、猫)
- 定位:确定物体在图像中的位置(通过边界框坐标)
2. 主流算法框架
2.1 两阶段算法(如Faster R-CNN)
- 通过Region Proposal生成候选区域
- 使用RoI Pooling进行特征提取与分类
2.2 一阶段算法(如YOLO、SSD)
- 直接预测物体类别与位置
- 以速度著称,适合实时场景
3. 关键组件
- 锚框(Anchor Boxes):预设不同比例的参考框用于预测
- 损失函数:结合分类损失与定位损失(如交叉熵 + 平滑L1)
- 非极大值抑制(NMS):去除重叠度高的冗余预测框
4. 优化方向
- 多尺度检测:应对不同尺寸物体(如RetinaNet)
- 模型轻量化:如MobileNet SSD适配移动端
- 数据增强:提升模型泛化能力(旋转、裁剪等操作)
5. 实践扩展
欲深入了解具体实现,可参考:
目标检测实战教程
或探索最新模型:Transformer在目标检测中的应用
注:本文内容基于公开技术文档整理,图片资源来自云图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