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清洗是数据分析流程中的关键步骤,旨在提升数据质量以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以下是常见清洗方法与技巧:

1. 基础清洗步骤

  • 检查数据完整性 📊
    确认数据集是否包含缺失值或异常值。

    数据完整性
  • 去除重复记录 🔄
    使用工具(如Excel的“删除重复项”或Python的drop_duplicates())清理冗余数据。

    去重
  • 标准化数据格式 📋
    统一日期、时间、单位等格式(例如将“2023-04-05”转换为“2023年4月5日”)。

    数据标准化

2. 高级处理技巧

  • 处理缺失值 🔍
    通过插值、删除或标记缺失数据。例如:

    df.fillna({'列名': '默认值'}, inplace=True)
    
    缺失值处理
  • 异常值检测 ⚠️
    使用箱线图(Boxplot)或Z-score方法识别并修正异常数据。

    异常值检测
  • 数据类型转换 🔄
    将文本转换为数值(如pd.to_numeric()),或日期格式转换为时间戳。

3. 工具推荐 🛠️

  • Python库
    • Pandas(数据处理核心工具)
    • NumPy(数值计算支持)
  • Excel/Google Sheets(适合小规模数据快速清洗)
  • OpenRefine(自动化数据清洗工具)

4. 清洗后验证

  • 通过数据可视化(如直方图、散点图)确认清洗效果。
  • 使用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验证数据一致性。

👉 了解更多数据处理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