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规划是机器人自主导航的核心技术,旨在为机器人找到从起点到目标点的最优或可行路径。以下是关键知识点梳理:
1. 基本概念 🗺️
- 全局路径规划:在已知地图环境下,计算机器人从起点到终点的完整路径
- 局部路径规划:实时避障,调整局部轨迹(如使用传感器数据)
- 关键指标:路径长度、安全性、实时性、能耗
📌 扩展阅读:机器人运动学基础 可帮助理解路径规划的底层原理
2. 常见算法 🧠
算法类型 | 适用场景 | 特点 |
---|---|---|
A*算法 | 网格地图 | �启发式搜索,兼顾最优性和效率 |
Dijkstra | 无权重图 | 确保找到最短路径 |
RRT(快速扩展随机树) | 高维空间 | 避障能力强,适合复杂环境 |
Potential Fields | 实时避障 | 计算简单但易陷入局部最优 |
3. 实战步骤 🛠️
- 构建环境地图(使用激光雷达或视觉数据)
- 设置起点与目标点(标记为
start
和goal
) - 选择规划算法并运行
- 路径优化(如平滑处理或碰撞检测)
- 导航执行(结合运动控制模块)
4. 工具推荐 🛰️
- 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中的
move_base
模块 - MATLAB 的 Robotics Toolbox
- Gazebo 进行仿真测试
📌 进阶学习:机器人路径规划实战项目 提供代码示例与仿真环境配置指南
5. 常见问题 ❓
- 路径卡死:检查地图障碍物标记是否准确
- 算法效率低:尝试优化搜索空间或使用并行计算
- 路径不平滑:使用样条插值或路径后处理技术
通过掌握这些基础,您将能够构建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