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模型(Sequential Model)是 TensorFlow Keras 中最常用的模型构建方式。它允许你以线性堆叠的方式构建模型,非常适合新手入门。

模型结构

序列模型由一系列层组成,这些层按照输入到输出的顺序排列。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序列模型示例: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Dense(64,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32,)))
model.add(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包含两个层的序列模型。第一个层是一个全连接层(Dense),它有64个神经元和ReLU激活函数。第二个层是一个输出层,它有10个神经元和softmax激活函数。

添加层

你可以通过调用 add() 方法向序列模型中添加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层:

  • Dense:全连接层,可以用于分类、回归等任务。
  • Conv1D:一维卷积层,常用于处理序列数据。
  • 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适合处理时间序列数据。

编译模型

在训练模型之前,你需要编译它。以下是一些编译模型时需要设置的参数:

  • 优化器:例如 adamsgd 等。
  • 损失函数:例如 categorical_crossentropymean_squared_error 等。
  • 评估指标:例如 accuracymse 等。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训练模型

使用 fit() 方法训练模型。你需要提供训练数据、验证数据以及训练的轮数。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10, batch_size=32, validation_data=(x_val, y_val))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 x_trainy_train 作为训练数据,x_valy_val 作为验证数据。epochs 参数表示训练的轮数,batch_size 参数表示每个批次的大小。

模型评估

使用 evaluate() 方法评估模型。它会返回损失值和评估指标。

loss, accuracy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print(f'测试集准确率: {accuracy:.4f}')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 x_testy_test 作为测试数据。

总结

序列模型是 TensorFlow Keras 中最常用的模型构建方式。通过线性堆叠层,你可以构建复杂的模型。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序列模型。

更多关于 Kera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