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需要缓存?

缓存是提升系统性能的关键手段,通过存储高频访问数据降低后端负载。常见场景包括:

  • 📈 加速数据访问:减少数据库查询延迟(例如:/tech/caching_tutorial
  • 🔄 减轻服务器压力:避免重复计算或网络请求
  • 📆 优化用户体验:实现秒级响应速度

📁 缓存策略分类

类型 适用场景 示例
浏览器缓存 静态资源(图片、CSS、JS) 使用 Cache-Control
CDN 缓存 全球分布式访问 配合 /tech/cdn_setup 使用
本地缓存 用户会话数据 Redis 或 Memcached

🧠 最佳实践

  1. 设置合理TTL(Time To Live)
    📌 建议使用动态过期时间,如:TTL=600 秒(10分钟)
  2. 使用缓存标签
    📌 为缓存项添加唯一标识(如 user_profile_v2
  3. 监控缓存命中率
    📌 通过 /tech/caching_tools 分析性能瓶颈
  4. 处理缓存雪崩
    📌 随机化过期时间(如 TTL=600±30 秒)

⚠️ 注意事项

  • ❌ 避免缓存敏感数据(如用户密码)
  • ⚠️ 定期清理过期缓存(使用 LRU 算法)
  • ⚠️ 需要时启用缓存预热/tech/caching_preheat
缓存策略示意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