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gios 是一款广泛使用的开源监控工具,它可以帮助您监控各种 IT 资源。插件开发是扩展 Nagios 功能的重要手段,下面将为您介绍如何进行 Nagios 插件开发。

插件类型

Nagios 插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检查插件:用于检查服务或资源的运行状态。
  • 事件处理器:用于处理事件,如服务或主机状态变化。
  • 命令插件:用于执行自定义命令。

开发环境

以下是开发 Nagios 插件所需的常用工具:

  • C 编译器:用于编译插件代码。
  • Nagios 二进制包:用于测试插件。
  • Git:用于版本控制。

编写插件

以下是编写 Nagios 插件的基本步骤:

  1. 创建插件目录:在 Nagios 安装目录下创建一个用于存放插件的目录,例如 plugins/
  2. 编写插件代码:使用 C 语言编写插件代码,并确保代码遵循 Nagios 插件规范。
  3. 编译插件:使用 C 编译器编译插件代码,生成可执行文件。
  4. 测试插件:将插件放入 Nagios 的插件目录,并运行 Nagios 测试以确保插件正常工作。

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Nagios 检查插件示例,用于检查服务器的 CPU 使用率: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f (argc != 2) {
        printf("Usage: %s <host>\n", argv[0]);
        return 1;
    }

    // 获取主机名
    char *hostname = argv[1];

    // 检查 CPU 使用率
    // ...

    // 输出结果
    if (cpu_usage > 80) {
        printf("CRITICAL: CPU usage on %s is %.2f%%\n", hostname, cpu_usage);
        return 2;
    } else {
        printf("OK: CPU usage on %s is %.2f%%\n", hostname, cpu_usage);
        return 0;
    }
}

扩展阅读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 Nagios 插件开发的信息,请参考以下链接:

图片展示

下面是 Nagios 服务器监控界面的图片:

Nagios 监控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