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格式化是系统监控与数据分析的重要基础,合理的格式能提升日志的可读性与处理效率。以下是关键内容:
常见日志格式
NCSA Combined
"[ip] - [user] [time] \"[request]\" [status] [size]"
Common Log Format (CLF)
"[ip] [user] [time] \"[request]\" [status] [size]"
JSON 格式
{ "timestamp": "2023-10-05T14:48:00Z", "level": "INFO", "message": "请求处理完成" }
自定义日志格式技巧
- 使用模板引擎(如Go的
text/template
)动态生成日志结构 - 添加上下文信息:
[request_id] [trace_id] [user_agent]
- 时间戳标准化:ISO 8601格式(
YYYY-MM-DDTHH:MM:SSZ
) - 优先采用结构化数据,便于后续解析分析
最佳实践
- 📌 统一日志层级(DEBUG/INFO/WARN/ERROR)
- 📌 包含错误码与响应时间字段
- 📌 压缩日志体积(如使用Gzip)
- 📌 保留原始数据的同时提供解析后的视图
扩展阅读
如需深入理解日志分析技术,可参考本站的日志分析实践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