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模块详解🔧
Linux内核模块是扩展系统功能的核心组件,允许在不重启的情况下动态加载/卸载代码到内核空间。以下是关键知识点:
基础概念📦
- 模块作用:实现硬件驱动、系统调用、内核功能扩展
- 加载方式:使用
insmod
/modprobe
或kmod
工具 - 模块文件:
.ko
格式的编译产物(如hello.ko
)
常见模块类型📚
类型 | 用途 | 示例 |
---|---|---|
驱动模块 | 管理硬件设备 | USB驱动、网卡驱动 |
文件系统模块 | 支持新文件系统 | ext4 、ntfs |
网络协议模块 | 实现网络协议 | IPv6 、SCTP |
开发流程📝
- 编写模块代码(如
hello.c
) - 配置内核源码树:
make menuconfig
- 编译模块:
make -C /usr/src/linux-headers-$(uname -r) M=$PWD
- 加载模块:
sudo insmod hello.ko
- 查看日志:
dmesg | tail
注意事项⚠️
- 需要匹配当前内核版本
- 编译时应使用
KERNEL_VERSION
宏 - 模块签名需符合安全策略(如
MODULE_SIG
)
需要进一步了解如何编写第一个内核模块?可访问 /linux_kernel_tutorial 查看详细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