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ables高级使用指南 🛡️
一、基本概念
iptables
是 Linux 系统的包过滤工具,通过规则链(Chain)和表(Table)实现网络流量控制。
- 表(Table):
filter
(默认)、nat
、mangle
、raw
- 规则链(Chain):
INPUT
(进站)、OUTPUT
(出站)、FORWARD
(转发)、PREROUTING
、POSTROUTING
二、常见应用场景
- NAT 转换:通过
MASQUERADE
实现网络地址伪装 - 端口转发:使用
REDIRECT
或DNAT
转发特定端口流量 - 流量过滤:基于源/目标IP、端口或协议设置访问控制
- 日志记录:添加
LOG
动作追踪可疑流量
三、高级技巧
- 链管理
iptables -N custom_chain
创建自定义链iptables -X
删除链
- 扩展模块
- 使用
iptables -m state
过滤连接状态(NEW/ESTABLISHED) - 启用
iptables -m conntrack
实现状态跟踪
- 使用
- 策略保存
iptables-save > /etc/iptables/rules.v4
保存规则iptables-restore < /etc/iptables/rules.v4
恢复规则
四、扩展阅读
如需了解更多网络防护知识,可访问 网络安全基础指南。
五、注意事项
- ✅ 备份配置:修改规则前使用
iptables-save
备份 - ⚠️ 测试规则:优先用
iptables -L -n
查看规则效果 - 🚫 避免过载:复杂规则可能导致性能下降
- 🔄 定期更新:根据网络变化调整策略
如需进一步学习 iptables 高级用法,可通过 iptables 高级教程 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