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为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而设定的污染物浓度限值,由国家或国际组织(如WHO)制定并定期更新。它规定了空气中常见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例如:

  • PM2.5(细颗粒物):24小时平均浓度≤75μg/m³(中国标准)
  • PM10(可吸入颗粒物):24小时平均浓度≤150μg/m³
  • 二氧化硫(SO₂):1小时平均浓度≤50μg/m³
  • 二氧化氮(NO₂):1小时平均浓度≤80μg/m³

这些标准通过科学监测和数据分析,帮助评估空气质量等级(如AQI指数)。

标准分类与应用场景

空气质量标准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1. 基本标准:针对PM2.5、PM10等常规污染物
  2. 特殊标准:如臭氧(O₃)、一氧化碳(CO)等
  3. 区域标准:针对污染较重的城市或工业区

例如,工业区可能需要更严格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标准,而农村地区则侧重于PM2.5与PM10的自然来源监测。

如何查看实时数据?

您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最新空气质量信息:

空气质量指数示意图

图示:不同AQI等级对应的健康建议

标准更新动态

2023年最新修订内容包括:

  • 新增对PM2.5年平均浓度的更严格要求(≤35μg/m³)
  • 优化臭氧污染的短期暴露限值
  • 强化对颗粒物来源解析的技术规范

建议定期关注环境政策解读获取官方文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