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预处理是深度学习项目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模型性能。以下是核心步骤与技巧:
1. 数据清洗
- 缺失值处理:使用插值或删除缺失样本(⚠️注意:删除可能导致数据偏差)
- 异常值检测:通过箱线图或Z-score法识别并处理异常数据
- 格式标准化:统一日期、单位等字段格式(例如:将“2023-04-05”转换为“2023/04/05”)
2. 特征工程
- 特征选择:通过相关性分析或模型评估筛选关键特征
- 特征缩放:使用标准化(Z-score)或归一化(Min-Max)消除量纲影响
- 编码处理:对分类变量进行One-Hot编码或Label编码
3. 数据增强
- 图像数据:旋转、翻转、裁剪等操作(例如:对猫狗图片进行随机翻转)
- 文本数据:同义词替换、回译、添加噪声等方法
- 时间序列:通过滑动窗口或重采样生成新样本
4. 工具推荐
- Python库:Pandas(数据处理)、NumPy(数值计算)、Scikit-learn(特征工程)
- 可视化工具:Matplotlib(数据分布分析)、Seaborn(统计图表生成)
- 自动化工具:Featuretools(自动化特征工程)
🔗 深入学习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教程
📌 注意:所有操作需结合业务场景,避免过度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