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将具有足够高密度的区域划分为簇,并且可以识别任意形状的簇。DBSCAN 的参数设置对聚类结果有很大影响,以下是几个关键参数的解释和调优建议。

核心参数

eps(epsilon)

eps 参数定义了邻域的半径。它决定了数据点之间的距离,如果一个数据点在 eps 范围内包含足够多的点,则该点被视为核心点。

  • 建议:通常可以通过计算所有点对之间的距离,并取 95% 的分位数作为初始值。

min_samples(minimum samples)

min_samples 参数定义了一个核心点所需的最小点数。一个点必须至少有 min_samples 个点在 eps 范围内才能被认为是核心点。

  • 建议:对于较小的数据集,可以尝试从 5 开始,逐渐增加。对于较大的数据集,可以从 10 或 15 开始。

辅助参数

algorithm(algorithm)

algorithm 参数定义了用于计算距离的方法。

  • 建议:通常情况下,选择 'auto' 会自动选择最佳算法。

metric(metric)

metric 参数定义了用于计算点之间距离的度量标准。

  • 建议:对于大多数应用,选择 'euclidean' 会得到较好的结果。

实例

以下是一个使用 DBSCAN 进行聚类的简单例子: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DBSCAN

# 创建 DBSCAN 对象
dbscan = DBSCAN(eps=0.5, min_samples=5)

# 拟合数据
dbscan.fit(X)

# 获取聚类标签
labels = dbscan.labels_

相关资源

更多关于 DBSCAN 的信息,您可以参考以下资源:

DBSCAN 聚类结果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