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是评估分类模型性能的重要工具,尤其在二分类问题中广泛应用。它通过绘制**真阳性率(TPR)与假阳性率(FPR)**的关系图,直观展示模型在不同阈值下的表现。
核心概念
- 真阳性率(TPR) = TP / (TP + FN) 🔢
- 假阳性率(FPR) = FP / (FP + TN) 🔢
- AUC值(Area Under Curve):ROC曲线下的面积,用于量化模型整体性能,值越高表示模型越优。
应用场景
📊 适用于以下场景:
- 医疗诊断(如预测疾病风险)
- 金融风控(如欺诈检测)
- 图像识别(如目标检测)
- 任何需要权衡灵敏度与特异性的场景
如何绘制ROC曲线?
- 计算不同阈值下的TPR和FPR
- 以FPR为横轴,TPR为纵轴绘制曲线
- 添加对角线(随机猜测的基准线)作为参考
AUC值的意义
📈 AUC值越接近1,模型性能越优秀:
- AUC = 1:完美分类
- AUC = 0.5:随机猜测
- AUC < 0.5:模型表现反向(需调整阈值)
实战示例
📌 可参考以下路径学习代码实现:
/ai_tutorial/roc_curve_implementation
延伸阅读
📌 提示:ROC曲线常与PR曲线(精确率-召回率曲线)结合使用,以适应样本不平衡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