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ful API设计需遵循统一接口无状态资源导向原则,以下是关键细节:

1. 资源命名规范 🐾

  • 使用名词表示资源(如 /users 而非 /user_list
  • 避免重复层级(如直接使用 /users/{id} 替代 /user/123
  • 示例:
    /products(商品列表)
    /product_list(违反REST精神)
RESTful_resource_naming

2. HTTP方法映射 🗂️

方法 用途 示例
GET 获取资源 /api/v1/users
POST 创建资源 /api/v1/users
PUT 更新资源 /api/v1/users/{id}
DELETE 删除资源 /api/v1/users/{id}

提示:使用PATCH实现部分更新,避免全量替换

3. 状态码使用准则 📊

  • 成功响应
    • 200 OK(获取资源)
    • 201 Created(创建成功)
  • 客户端错误
    • 400 Bad Request(参数错误)
    • 404 Not Found(资源不存在)
  • 服务器错误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系统异常)
HTTP_status_codes

4. 请求参数设计 📦

  • 查询参数:用于过滤(如 /users?role=admin
  • 请求体:用于创建/更新(POST/PUT
  • 路径参数:唯一标识资源(如 /users/{id}

5. 版本控制建议 🔄

  • 推荐在URL中显式声明版本(如 /api/v1/users
  • 避免使用请求头(如 Accept: application/vnd.myapi.v1+json
  • 版本迁移时需保持兼容性

6. 安全性实践 🔒

  • 必须启用 HTTPShttps:// 前缀)
  • 使用 JWT 实现认证授权
  • 对敏感字段进行加密传输(如密码)
  • 设置合理的CORS策略

深入学习RESTful设计可参考:/RESTful_API_Best_Practices

7. 扩展阅读 📚


注:所有示例均基于中文语境,如需英文版请访问 /en/RESTful_API_Design_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