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简称 K8s)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系统,其架构设计旨在实现高效的应用部署与管理。以下是其核心组件与工作原理的简要说明:


🌐 核心架构层级

Kubernetes 架构分为两个主要层级:

  1. 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

    • API Server:集群管理的入口,处理所有操作请求(✅ 核心组件)
    • etcd:分布式键值存储,保存集群状态(💾 关键数据存储)
    • Controller Manager:负责维持集群的期望状态(🔄 自动化控制)
    • Scheduler:将容器分配到合适的工作节点(📍 资源调度)
    • Kubelet:工作节点上的代理,确保容器运行(🔌 节点通信)
  2. 工作节点(Worker Node)

    • kube-proxy:管理网络规则,实现服务发现(🌐 网络代理)
    • Docker:容器运行时(🐳 容器引擎)
    • ** kube-apiserver 与 kubelet 的交互**(🔗 通信示意图)
    Kubernetes_Architecture

🧱 组件协作流程

  1. 用户通过 kubectl 发送命令至 API Server
  2. API Server 将指令写入 etcd
  3. Controller Manager 监控状态并触发必要操作
  4. Scheduler 分配 Pod 到节点
  5. kubelet 在节点上启动容器
  6. kube-proxy 配置网络规则实现服务访问

📚 扩展阅读

如需深入了解各组件细节,可访问 Kubernetes/Components 页面。
或查看 Kubernetes 官方架构图 获取更直观的说明。


📌 附注

  • 架构设计支持高可用性(HA)与动态扩展
  • 通过 Service Account 实现安全的权限管理
  • Add-ons(如 Dashboard、Ingress Controller)可增强功能 📦
Kubernetes_Work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