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分词(Chinese Tokenization)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基础任务,旨在将连续的中文文本分割为有意义的词语或子词单元。以下是关键知识点与实用工具推荐:


1. 分词原理 🔍

  • 切分规则:基于统计模型(如HMM、CRF)或深度学习(如BERT)进行词语边界识别
  • 歧义处理:如“研究生命”可能被切分为“研究 生命”或“研究 生 命”
  • 领域适配:需针对不同文本类型(新闻、对话、代码)调整分词策略
中文分词示例

2. 常用工具 🛠️

工具名称 特点 适用场景
Jieba 简单易用,支持精确模式/全模式/搜索引擎模式 快速原型开发
HanLP 功能全面,支持词性标注、命名实体识别 复杂NLP任务
SnowNLP 基于Python,适合社交媒体文本 情感分析场景
THULAC 清华大学研发,适合古文分词 文本挖掘研究

🔗 了解更多中文分词工具


3. 分词效果对比 📊

  • 精确模式jieba.cut("我爱自然语言处理")['我', '爱', '自然语言', '处理']
  • 搜索引擎模式jieba.cut_for_search("我爱自然语言处理")['我', '爱', '自然', '语言', '处理']
  • 全模式jieba.cut("我爱自然语言处理")['我爱', '自然', '语言', '处理']
分词效果对比

4. 实践建议 📖

  • 预处理:去除标点符号、数字和特殊字符以提高分词准确性
  • 自定义词典:通过jieba.load_userdict()添加专业术语
  • 性能优化:使用jieba.lcut()替代jieba.cut()提升处理速度

🔗 深入学习中文分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