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待排序的列表,比较每对相邻的项目,并在必要时交换它们的位置。这种排序算法的名字来源于较小的元素会逐渐“冒泡”到列表的顶端。

工作原理

  1. 比较相邻元素: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升序排序),就交换它们两个。
  2. 移动到下一对: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3. 重复操作: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 结束条件:直到排序完成。

代码示例

以下是一个使用 Python 实现的冒泡排序算法的示例:

def bubble_sort(arr):
    n = len(arr)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0, n-i-1):
            if arr[j] > arr[j+1]:
                arr[j], arr[j+1] = arr[j+1], arr[j]
    return arr

# 示例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sorted_arr = bubble_sort(arr)
print("Sorted array is:", sorted_arr)

扩展阅读

如果你对冒泡排序有更深入的兴趣,可以阅读我们的排序算法比较教程。

图片

冒泡排序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