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实体识别(NER)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中的核心任务之一,旨在从文本中识别出具有特定意义的实体(如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等)。以下使用 TensorFlow 框架实现 NER 的完整指南:
🧠 核心概念
- 实体类型:常见类别包括
PER
(人物)、LOC
(地点)、ORG
(组织)、MISC
(其他) - 序列标注:通过模型为文本中的每个词分配标签
- 应用场景:信息提取、问答系统、智能客服等
📚 实现步骤
数据准备
- 使用 CoNLL-2003 等标准数据集
- 示例数据格式:
John B-PER works O at O Microsoft B-ORG
- 查看 TensorFlow 官方文档 获取数据预处理技巧
模型构建
- 基于 BiLSTM-CRF 的经典架构
- 代码片段:
model = tf.keras.Sequential([ tf.keras.layers.Embedding(input_vocab_size, embedding_dim, input_length=max_length), tf.keras.layers.Bidirectional(tf.keras.layers.LSTM(units=128, return_sequences=True)), tf.keras.layers.Dense(num_tags) ])
训练与评估
- 使用
Adam
优化器和SparseCategoricalCrossentropy
损失函数 - 可通过
tf.keras.metrics.Accuracy
监控准确率 - 深入学习 NER 技术 探索 BERT 等预训练模型应用
- 使用
📌 常见问题
- Q: 如何处理未登录词?
A: 使用字符级别的嵌入或预训练词向量 - Q: 如何提高模型效果?
A: 增加数据增强、调整超参数、引入注意力机制